专注于工业自动化设备产品、集成电路芯片、半导体及电子集成系统
设计、研发、生产制造与销售。
韦尔控股集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Weill Holding Group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荣誉资质
产品中心
新闻中心
售后服务
职位招聘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做最可靠的集成电路IC、自动化设备供应商及服务商
TO BE THE MOST RELIABLE SUPPLIER AND SERVICE PROVIDER OF ROBOT AND INDUSTRIAL AUTOMATION
查看产品
联系我们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行业新闻
≡
两部委:建立全球智能航运发展创新中心,提升大数据处理能力
新闻中心
新闻详细
|
NEWS DETAIL
行业新闻
企业新闻
1
两部委:建立全球智能航运发展创新中心,提升大数据处理能力
来源:
澎湃新闻
|
作者:
prob6c9c0
|
发布时间:
2019-07-19
|
719
次浏览
|
分享到:
10月25日,第二届“新时代•大航海•强国梦——智能航运与创新发展”峰会在上海临港召开。澎湃新闻记者在峰会现场了解到,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联合其他相关部门,从智能船舶、智能航保、智能港口、智能航运服务和智能航运监管五方面发力,补齐新业态发展过程中的软件短板,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建立全球智能航运发展创新中心。
从2017年12月全球首艘通过中国船级社认证的智能商船“大智”轮,到2019年5月自主航行试验船“智腾”号成功进行自主航行演示,我国在智能船舶设计建造等领域均已走在世界前沿,但智能化的深入发展也为船舶航运业带来了标准体系不够完善、通信系统亟待更新升级等挑战。
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多位智能航运领域负责人在峰会现场表示,建设智能航运需要通过顶层设计推动系统智能化发展,提升大数据处理能力与计算能力。
据峰会现场发布的《长三角智能航运发展报告》,智能航运是传统航运要素与现代信息、通信、传感和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深度融合形成的现代航运新业态,涵盖智能船舶、智能航保、智能港口、智能航运服务和智能航运监管五方面基本要素,五大要素也即智能航运的内涵所在。
长三角地区2018年各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及增长率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指出要强化智能船舶等自主设计建造能力,广泛应用智能航运、自动化码头、数字管网、智能仓储等新型装备设施。近年来,我国智能船舶、无人码头等技术已经取得重大突破,很大程度上拉动了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例如,目前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厦门远海自动化码头、上海港洋山深水港区四期码头等都已具备相当规模,全球首艘小型无人货船“筋斗云”将在2020年初下水,其中,上海港洋山深水港区四期码头全球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徐祖远在峰会上进行主旨演讲
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国际海事组织海事大使徐祖远在主旨演讲中表示,人工智能将很大程度上推动智能航运的发展,但新产业与新模式在应用之初可能与传统发展模式产生排斥,甚至可能降低阶段性的生产效率,如在构建全球范围内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内的船舶互联网时,尽管在技术上可行,但当前我国海事卫星的通信带宽有限,费用也比较高,需要进行传播通信系统的铺设更新和升级。
徐祖远认为,智能航运的全面实现对计算能力要求很高,除不断升级硬件以外,还需要在处理算法和分布式计算等方面提升速度和能力。此外,系统智能化程度越高,人的参与就越少,一旦发生事故就可能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这些都需要推动航运领域新旧动能转换,加强顶层设计。
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姜明宝进一步表示,要提升智能航运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就要完善全覆盖、全天候的通信网络,加强相关法规、标准、规范制定。
2019年5月,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发改委等7部门发布了《智能航运发展指导意见》,明确到2020年年底,我国将基本完成智能航运发展顶层设计;到2025年,突破一批制约智能航运发展的关键技术,成为全球智能航运发展创新中心。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巡视员曹钢认为,在建成“全球智能航运发展创新中心”方面,我国已经开展了大量智能船舶发展的有益探索,形成了一定的技术积累和产业基础,基本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同步。
曹钢表示,智能船舶是智能行业的核心要素之一,201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交通运输部、国防科工局印发《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年)》,指出要以重点项目为牵引,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和重点系统设备研发,提前布局前瞻性技术攻关,加快成熟智能技术工程化应用,补齐技术链与产业链短板。
曹钢认为,关键系统供给能力不足是船舶智能化发展薄弱环节,要多方协同解决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核心软件等短板问题。
上一篇:
大国重器:从传统工业......
下一篇:
无
联系我们
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联系
235550138
或给我们留言
在线留言